工作之於,在一個上大號的時候,突然腦海裡浮現起少年時代住在永和的鄰居 唐一凡、唐一鳴兄弟,想起國小、國中時一起做過的一些瘋狂的事,有些事真的不好說出,否則可能會遭來輿論撻伐,這些事就先暫時埋藏在心底。
之前曾經喜歡在搜尋網站上打入自己的名字,看看會找到什麼,真正是我的資訊多是有關跑馬拉松的或是幾則關於發明專利的訊息,很容易就可以透過網路的搜尋找上我。後來也曾用過這招找到了一個已經失聯的當兵弟兄,又因為在部落格上PO了我們一起退伍騎車環島的文章,也意外招來了另一個遺落的弟兄的留言,23年後,現在三人終於因為網路而重逢。
所以我又想到在雅虎上搜尋老鄰居的名字,看看有沒有可能發現什麼蛛絲馬跡,但是翻過幾個網頁,好像沒有幾則可以識別的資訊,失落之餘。想想還有哪個人的名字特別,可以從網路上找到舊友。腦筋突然閃出一個國中時期的一個同學的名字『羅元輔』,這個根本不太可能出現在我記憶中的名字,竟然會雀屏中選,因為我跟他不熟,也許他不會記得我,但我記憶中他始終是班上的第一名,成績好到無人能及,我之所以跟他不熟應該是資優生與放牛班的遙遠。所以我想看看他現在的造化如何。
在雅虎網頁搜尋欄打入他的名字,羅列出的第三則標題『詩人羅葉病逝 得年45歲』沒有引起我的注意,直到第九則某人的一個部落格信息,引起我的思索
今天才知道建中和台大的學長羅元輔,前幾天病逝了,在此用這張照片來悼念他。
羅元輔(1965-2010),筆名羅葉,建國中學、台大社會系畢業。建中青年編輯,台大法言總編輯,自由之愛成員,新新聞、自立晚報編輯,慈心華德福學校教師,詩人。
我從裡面的建中、台大及他的出生年,直覺上我覺得他很可能就是我找的同學。原來他後來變成了現代詩人,還這麼有作為。為了確定是他,我回去點了第三則報導裡相片的連結,結果一張像是坐在公園椅子上凝思的肖像,我確定他就是我的國中同學沒錯。這則報導著實讓我震驚
| ||
| ||
詩人羅葉1月17日因感冒併發病症辭世,得年45歲。 羅葉本名羅元輔,生於宜蘭,台大社會系畢業,曾參與「自由之愛」學運,也參與創辦「新新聞」雜誌。在社會理想之餘,他也一直寫作,曾獲聯合報等十餘項文學獎,出版詩集、散文集、小說集等十餘本。 羅葉好友師瓊瑜說,羅葉10年前腦中風,術後返回宜蘭定居,投入教育改革,與華德福實驗學校的校長張純如,創辦體制外的實驗學校,也在宜蘭社大等任教。但他身體狀況一直很不好,近年每周要洗三次腎,常說「我已看得很開」,離世時很安詳。 羅葉許多詩作感動人心,早期作品「右外野手」膾炙人口,「世界很小╱忙碌於遺忘╱風吹得草微搖╱搖不了其中的石像╱彼端掀起爭執╱開起小小的會議╱這角落並不想誰來說句話╱只等待:一個高飛球╱或可能是高飛球的打擊聲╱想起我--在這個時刻╱在這青嫩如草的生命裡╱就有著這樣的期待」,如今看來,更讓人欷噓。 |
他才45歲耶,這麼優秀又年輕有為,竟然老天給他這麼少的生命。從他的健康狀況,我猜想他是不是經年投入太深、操勞過度。他的同學現在都值壯年,他竟然這麼早就離開了,不禁感嘆命運捉弄。我由衷祝福他在天上還能夠恣意的吟唱他最喜愛的詩作。
以下是轉載他的一首令人感念的詩作『遺書』
遺書 羅葉
有一天你或許悲泣
但別崩潰成散亂的拼圖
我無法湊齊破碎的你
果真你竟笑了出來
那也同樣令我愉快
我們的友誼無關乎生命存在
你可以把我忘記
但別將我深埋在心底
因我盼望作一次火浴
之後隨風飄散我的剩餘
無須葬禮,不用墳場
你知道的,我喜歡流浪
若有音樂,哼我愛聽的那曲
若有醇酒,斟我嗜飲的一杯
也許為我出薄薄的詩集
但不必寫長長的序
追求的我已空無所有
這秩序繽紛的世界
就留給你整理
若有久別的朋友來尋
請轉告他們我去哪裡
此後可有人間的消息已無妨
我只是掛念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