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5年曾經自己妙手回春將家裡一台幾乎判死的西屋冷氣救了回來,現在過了快六年了,那台冷氣還在正常使用呢,年紀應該也有25歲了。

 

家裡另外有一台噸數更大的新典冷氣,結婚時就買了,現在也差不多26年了,當時覺得這台冷氣造型典雅,不像一般的冷氣,沒想到也可以操到現在。但這台冷氣有一點點古怪,就是溫度感應顯示一直沒有28(好像還有其他度數也顯示不出來),就是溫度顯示會從27度直接跳29度,因此在使用時只能將溫度設定在28度,這樣好讓冷氣在溫控時到27度就啟動冷氣,到29度就停止冷氣。後來又發現有時候溫度顯示跳27開啟冷氣沒幾秒後又跳29關掉了冷氣,心想,這缺了臨界的28度還真是個問題。這現象是在近年來才發覺到的,不知道以前是怎麼度過來的。我還真想不到一台冷氣竟然會認不到某些度數,是腦袋被雷打到,還是怎樣? 我查了一下紀錄,這台冷氣在搬來新家前是設定26度在使用,所以沒察覺到異狀,不過這台冷氣已經服役那麼久了,製造商好像也找不到了,不然實在很想打電話去質疑,怎麼會有這樣跳tone的情形。(網路還google得到各地維修站的電話,但機器這麼老了,我想打了也是白打,準是叫我換一台新的)

 

冷氣外觀

冷氣機的起死回生術第二彈---新典冷氣控制器改造

 

控制器外觀(溫度感應顯示29)

冷氣機的起死回生術第二彈---新典冷氣控制器改造

因為之前有過改造西屋冷氣控制板的成功經驗,所以我靈機一動,想說是不是我也把這台新典冷氣的控制器也來自己改一下,讓它換個腦袋,看看行為能否正常一點。

 

這個控制器其實就是冷氣的控制面板,為了美觀,所以用一條線垂在冷氣下面,另附有遙控器

冷氣機的起死回生術第二彈---新典冷氣控制器改造

 

於是找一天拆開了控制器,一看,哇賽! 比西屋的複雜好多,裡面竟然有8IC。為了一探究竟,我再提起我身為RD的研究精神,好好地在紙上畫出電路連接的草圖。經過一番IC查找及分析,再加上示波器的量測觀察,終於了解了電路控制的原理。(這過程很花時間,所以快轉跳過)

 

 

 

控制器拆開照片

冷氣機的起死回生術第二彈---新典冷氣控制器改造

 

在有了電路控制概念後,我評估也許還可以仿效之前救回西屋冷氣的做法,再打造了一個相同的控制面板,差別在新典冷氣的遙控器並非通用規格,所以我不再用遙控器來操作,直接把原本控制器上的按鍵功能做出來。又因為原本控制器的按鈕有8個,我的控制面板只有4個按鈕,所以運用我擅長的精簡設計技巧,硬是把8個按鍵功能全部納入新的控制面板裡。

 

 

 

依照控制器操作的功能,應有運轉/停止,冷氣/送風,預約定時,溫度高低,風向搖擺,風力設定。因為之前有打造過一次控制器的經驗,這次我輕易地修改程式就完成了所有想要的功能。

 

 

 

新的中文液晶面板,不僅顯示了設定溫度,還顯示了有小數點1位的即時溫度,比起之前那個會跳tone的溫度顯示,真是精確太多了。另外也顯示了預約定時的時間,及倒數剩餘的時間,看起來就是一個很理想的操作面板

冷氣機的起死回生術第二彈---新典冷氣控制器改造

 

面板右邊四個按鈕依序是 開機/關機,定時+1hr,定時-1hr,風向搖擺。而溫度的設定跟風力的設定隱藏在面板下的琴鍵開關。所以新的控制器反而有了設定記憶的功能,不會因電源插頭重插,設定溫度要重調,也不用每次開機都要重按預約定時,只要設定條件不變,只需按開機鈕就可以了,這樣比之前好用多了。

 

 

 

心得:

之前有搜尋過關於變頻冷氣跟定頻冷氣的優缺點。其實定頻冷氣真的原理比較簡單,就是根據溫度控制冷氣開跟關而已,所以我的改造才能順利成功。若是變頻冷氣我想控制板就應該相對複雜一些,可能也沒那麼容易可以模仿。據說變頻冷氣控制板容易壞應該也是因為控制原理較複雜所以相對於定頻冷氣而言故障的機率高且維修費貴。但我認為冷氣的壓縮機應該壽命都很長,其實內行的回收商應該知道怎樣對待故障的冷氣,我猜也是四兩撥千斤,整修一下就可當二手冷氣出售。像我家這兩台冷氣的狀況,一般人遇到應該是放棄買新的,但在我眼裡看來,被當報廢品丟棄真的有點可惜。

 

 

後記:

之後在使用時,在熱天夜裡睡覺設定29度,發覺冷氣用一度的溫控,因為溫升溫降的時程有點長,會感覺到明顯忽冷忽熱不是很舒適。後來想到,既然控制器都自己做了,何不自己寫程式將1度的溫控改成0.5度的溫控,這樣應該會感覺舒適點吧。於是再改程式使冷氣能在29.0~29.5度之間做溫控(低於29.0度冷氣關掉,高於29.5度冷氣啟動)。雖然還不能像變頻冷氣那般做細微的恆溫控制,但是這樣已經讓我的定頻冷氣有更好的溫控表現了。

  

文內相關文章 延伸閱讀   

冷氣機的起死回生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ㄚ超 的頭像
    ㄚ超

    ㄚ超的部落格

    ㄚ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