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通貨膨脹物價飛漲,很多人的生活花費也都跟著節節攀高,主要的餐食費用也跟著增加。
我很久以前曾經給自己定下一日三餐的花費,早餐30元,午餐60元,晚餐60元,一天150元解決三餐,一個月4500元餐費可以過日子。在物價沒漲之前,我是很容易達到這個目標,常常外食吃的麵、飯或便當都不會超過預算,但後段上班時期,漸漸地午餐跟晚餐的麵、飯或便當都慢慢漲到65元、75元甚至85元,這午餐、晚餐我已經很難控制在預算之下了。但是早餐我始終堅持不外食,每天都自己做早餐吃。自從退休後我更是連午餐跟晚餐也幾乎都不外食,能在家裡弄著吃就盡量自己煮食。
日前我特別來概算一下我早餐的花費,幾十年來我的早餐幾乎都沒甚麼變化,主要就是燕麥加奶粉加五穀粉泡成一杯熱飲,然後烤吐司夾微波蛋,有時會加肉鬆或起司片。退休後我的早餐還是一杯燕麥、奶粉加十穀粉,微波蛋改成電鍋白煮蛋,一次蒸煮7、8顆可吃一個禮拜,吐司就常常只吃白吐司兩片,很少再夾肉鬆或抹花生醬,這也是為了省些花費也吃得健康些。且每天微波蛋改一次電鍋煮蛋跟不再烤吐司也是省些電費。然後我統計2KG的燕麥大約72天吃完一袋,若以一袋售價109元來算,等於一天約1.5元。2.2KG的奶粉大約78天吃完一罐,若以一罐499元來算,等於一天約6.4元,但實際上常常奶粉可以買到449~499之間,最便宜可買到399元,若以449元算一天約5.76元,平均算6元好了。吐司一次吃兩片,一條全聯的白吐司37元大概可以吃13天,所以一天約2.85元,偶爾我會買到打折的吐司,最便宜買到22元。雞蛋從以前一顆約兩三元,現在都漲到一顆五六元,雞蛋現在算一顆5元好了,Cost Co買的桂格黑十穀粉一箱50包299,一包算6元,這樣我概算一頓早餐若吐司不夾肉鬆跟塗花生醬的話也才大約21元,竟然離我早餐預算30元還有9元之餘。
至於退休後日常的午餐、晚餐,午餐我經常會熱煮前一天晚餐的剩菜剩飯吃,所以不用額外花費,晚餐若老婆不在,我也是自己料理。在近幾個月來我在食材的survey上還是找出了一些省錢的吃法。第一種選擇是一餐吃水餃20顆,這個從737市場買的水餃,近半年來從一袋100顆260元漲到310元,等於一顆水餃從2.6元漲到3.1元,但還是比小吃店裡的水餃便宜很多,我一餐吃20顆就飽了,才花62元。第二種選擇是從愛買線上購物買的調理包,有紅燒牛腩、咖哩牛肉、咖哩雞肉,宮保雞丁、日式牛丹…等,我常吃的是前三種,一盒三包,一盒我都買在90以下,最便宜買到85元,所以一頓飯,熱一碗白飯加一包調理包,我估計不超過35元。第三種選擇是買各式泡麵,便宜的火鍋用王子麵一包6塊多,貴一點的各式口味泡麵一包12、13塊,我運動食量大,大概一次要吃掉兩包,通常是一包貴的搭配一包便宜的,然後加青菜跟肉片一起煮,我估計這樣一大鍋泡麵大概也不需要40元吧。另外我每周日都還要上市場買水果,因為我喜歡飯後要吃一樣水果,通常我買的水果都不貴,常買橘子、香蕉、芭樂、蘋果、西瓜…等,只要是當季便宜的水果我就會買,而我估計我飯後的水果大概是5到10元之間。最近我也常常買到一根1元的玉米,10條玉米才10元,一次煮一大鍋,這也成了我拿來填飽肚子的副食。這樣看起來,雖然物價飛漲,我還是有辦法吃的很經濟又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