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家的大樓早在八、九年前我當棟長時就幫忙在電梯裡安裝了一台門禁讀卡機,外人若使用電梯時,沒有門禁卡就無法使用電梯,當時算是社區55棟大樓中率先建立門戶安全機制的模範大樓, 一兩 年後社區管委會也學樣在各棟門戶安裝了門禁讀卡機,每棟在出入口弄了六、七個讀卡機,還不如我們這棟只在關鍵的電梯裡裝的一台讀卡機,而且社區棟數太多門禁管理不易,各棟裝的讀卡機也都沒什麼管制效果,任何門禁卡都可以感應出入。所以當時我們大樓就特立獨行,拒絕裝那些配線醜陋又沒效用的設施。
幾年前新搬來的住戶曾經問過我為何別棟都用感應卡進出大樓,怎麼我們這棟都還在用鑰匙開門,我就把他們那套沒什麼效用的門禁設施問題說明讓住戶知道,住戶了解後也沒再說什麼。近一年來其他棟住戶發現了那幾乎是虛設的門禁控管問題,督促管委會改善,讓每棟有該棟的門禁管制,後來花了龐大的人力及時間各棟總算有了獨棟管制的功能。現在我沒等鄰居拿這個議題再來質疑我,我嘗試主動去向管委會爭取我棟該有的權益,就是跟其他棟一樣,我們也要在大樓各出入口裝門禁讀卡機。我現在有正當理由去要回本棟一直被虧待的福利,因為我們都繳同樣的管理費,這是我們的權益。但是在這個爭取權益的想法出來的當時,我還必須確認我可以克服一個困難的技術問題,就是我們電梯裡的讀卡機是我們自費購買的,跟社區安裝的門禁讀卡機系統不同,我們的門禁卡號又一直是獨棟管理,社區不會為我們這個不聽話的大樓解決這個不同門禁系統卡號共用的棘手問題,因此之故才開始了我這個「破解達文西密碼」的任務。
還好我之前當過管委會機電組長,跟維護門禁設施的廠商交情不錯,所以在過年期間去跟廠商借了一個社區的門禁讀卡機來研究。由於大樓的讀卡機當初是我購買來建置的,所以很久以前我就研究過它的內部電路及卡號紀錄方式。因為有過經驗,我才敢企圖去了解社區讀卡機裡是如何紀錄儲存卡號資料,結果我把裡面的記憶IC資料讀出來分析,發現資料格式不是我想像那樣可以觸類旁通,看了好幾天都無法理解卡號資料如何解讀。不過幸好我有很多可做實驗的卡號資源及齊備的分析工具,其中幫助最大的一個好工具是我之前為了大樓讀卡機研究時自己製作的一個專用記憶IC讀寫裝置,它可以在多次反覆的實驗中快速地幫我完成資料的比對,然後我才能慢慢地勾勒出這台機器的資料記錄架構與格式,這才發現它跟本大樓讀卡機的紀錄方法截然不同,原來設計者採用了一種我第一次看到的資料保密的方式,讓人無法一眼看出資料端倪,最後總算被我分析、演算、解密還原出可解讀的卡號資料及記錄方式。這番數碼解密的研究成果,我感覺彷彿是揭開了蒙娜麗莎的神秘面紗,破解了達文西隱藏其中的微笑密碼。
破解卡號資料後還有一堆事情要做,接著還要把本棟所有住戶的卡號資料匯整並轉換成新讀卡機的資料編碼,這之間我被迫學習寫出自己的第一個EXCEL卡號轉換檔,然後再靠我另一個以前就設計完成的多功能系統模擬裝置接手,特地改寫程式可以讓新的卡號資料透過技巧轉換產生新讀卡機的內部記憶IC資料格式,最後整併資料燒錄於新讀卡機記憶IC並測試成功,如此大費周章,總算大功告成。
回想這次技術研究的成功經驗,原本這是一項不可能的任務,但是想到能夠幫助大樓爭取到五個更好的門禁管制裝置,不用再用鑰匙開門,這是一個很大的福利,我決心一試,幸好我具備了大部分該有的資源、技術與工具,所以水到渠成,順利完成了這項任務。這也映證了一句話『成功是留給準備好的人』,機會來了就可以一展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