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時候家人愛喝冰涼的氣泡飲料,常常Zero可樂一瓶接一瓶買,又大賣場2000cc的胖胖瓶可樂最划算,偶爾趁大特價時一口氣買好幾瓶2000cc的Zero。但是我發現如果2000cc可樂沒有一次喝完,經過三五天喝後段剩餘的可樂時,常常喝到快沒氣的可樂,那簡直跟在喝糖水差不多,失去了喝可樂的暢快。
網路上有很多貼文跟影片說沒喝完的可樂,可以盡量擠出瓶內空氣,且瓶口向下,倒著放冰箱,這樣可以保氣,但是經過我實際測試,擠壓出空氣的胖胖瓶,隔天瓶身還是又鼓脹回來,保氣的效果仍然不彰。
我心裡在想,為何可樂生產出廠後,不管過幾天,第一次開瓶時就是中氣十足,那為何之後喝不完,縱使瓶蓋旋緊還是會慢慢沒氣,我本以為是瓶蓋還轉不夠緊才讓氣跑掉。我就再上網找知識,才知道汽水可樂是加壓打入二氧化碳才有氣泡的口感,一旦開瓶後飲料裡面的二氧化碳就慢慢釋放到空氣中,接觸空氣越久越多次後,氣泡的口感就會慢慢消減,如果一次沒喝完,剩下1/2或1/3,縱使壓出空氣旋緊瓶蓋,裡面剩餘的飲料也是慢慢在釋放二氧化碳,過一天又會把瓶身鼓脹起來,下次再喝,自然是氣泡感又降低一些。
之後有看到一種按壓充氣式汽水蓋,我買了一個來試試,用法是未喝完的可樂瓶蓋換成這種汽水瓶蓋,旋緊後按壓把瓶內的空氣打飽,說這樣可以保氣,但經我實際測試一瓶開喝後剩1/3的可樂,用這種方法放冰箱保存,過幾天後,保氣效果仍然不是很理想。雖說把空氣打飽到瓶裡,但裡面飲料的二氧化碳還是會釋放到瓶裡的空間中,幾次的使用後,覺得這東西還是不怎麼靠普。
之後有看到一篇貼文說胖胖瓶可樂保氣的方法是要在一開瓶後,未倒完的可樂就分裝到容量較小的瓶子,且要裝得很滿,這樣分裝小瓶的可樂可以保氣。我就隨手去找了好幾個造勢活動分送的礦泉水瓶,容量大約300~330cc,我覺這個容量很適合每次暢飲的份量。第一次測試,把胖胖瓶分裝了好幾個小瓶,然後每隔一天喝一瓶,發現放越久的越沒氣,這實驗結果也讓我很洩氣,幾乎要放棄追求真相的企圖心。心裡一直納悶,為何出廠的可樂跟汽水就可以保氣那麼久,二次分裝後就不能保氣,原因何在?
後來很意外地被我找出了解答,原因是幾年前跟老婆出國旅遊時在商店買了兩瓶200cc的汽水跟可樂,當時覺得這兩個小瓶子很可愛很少見,所以喝完就把空瓶帶回台灣,然後也就一直被收存在雜物箱裡,但有一天我索性把這200cc汽水瓶拿來分裝剛開瓶的可樂,沒想到隔天飲用時覺得小瓶裡面的可樂氣還蠻足的,再經過多次多日的嘗試,發現這個小瓶子真的可以保氣。這才又讓我繼續追查真相,心想為何小礦泉水瓶不能保氣,小汽水瓶就可以,後來我又嘗試用600cc的PET可樂瓶跟500cc的黑松C&C汽水瓶來分裝,發現保氣的效果都比小礦泉水瓶好得多。
最後我終於得到結論,保氣的關鍵除了分裝的飲料要灌滿外,瓶蓋也是重點,我發現C&C汽水瓶蓋內有多一層防漏氣膠墊,但PET可樂瓶跟胖胖瓶的瓶蓋內沒有膠墊,當然小礦泉水瓶蓋內也沒有膠墊。我認為礦泉水瓶因為沒有保氣的必要,所以瓶蓋的密封性應該沒有做得很好,而可樂跟汽水瓶因為生產後要能保氣,所以瓶蓋的密封設計比較好,因此不會漏氣。為了驗證這個推論,我實驗把小礦泉水瓶的瓶蓋內凹槽放了一圈剪斷的橡皮筋,果然這樣小礦泉水瓶保氣的效果就好多了。
最後得到胖胖瓶分裝保氣的正確做法,就是最好找瓶蓋有防漏氣墊設計的汽水瓶,然後分裝時都要把汽水或可樂盡可能灌到最滿,讓瓶裡沒有多餘的空氣,這樣放個好幾天後開飲,分裝的小瓶汽水可樂最少都還有八成的氣,可以安心慢慢暢飲。
下圖左邊是500cc C&C汽水瓶,中間兩個是320cc造勢送的小礦泉水瓶,右邊是200cc小汽水瓶
不同瓶蓋正反面對照,1是200cc汽水瓶蓋,2是C&C汽水瓶蓋,3是維大力汽水瓶蓋,4是zero可樂瓶蓋,5,6 是小礦泉水瓶蓋。其中1,2,3,4,6都有保氣效果,2.3是瓶蓋內有一圈防漏氣墊,6瓶蓋內緣凹槽我加了一圈橡皮筋可以保氣,5瓶蓋內沒有橡皮筋,所以不保氣